本页是<烟台工人子女小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烟台工人子女小学

阅读:0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1 07:00
单位介绍

工人子女小学始建于1931年,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大海阳路11号,学校占地7497平方米,有20个教学班,868名学生,57名教职员工.学校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办学宗旨,逐步由一所薄弱学校发展成为教师培训校本化、教育科研群体化、课堂教学现代化、学生管理民主化的全国名校。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校视察,13万多全国教育同仁到校参观、学习。

[1]  学校坚持“师德培训放首位,能力提高为重点,科学评价为保障”的校本培训:学习反思,奠定教师自我发展的基础;常规教研,开拓教师整体发展的通道;群体科研,搭建教师整体发展的平台;专业引领,架设教师持续发展的阶梯。通过校本培训,建设了的教师队伍。坚持“课题拉动”战略,采用“群体科研”方法,学校承担了十余项课题实验,3个“九五”课题顺利结题,“小学考试制度评价”实验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李岚清副总理曾到学校视察,全国12万多教育同仁来校参观学习;“网站建设”、“校际协作学习”的“十五”课题在全国信息技术研究中保持地位。

坚持“管理民主、活动自主”,给予学生12项权利,为学生提供体验的岗位,让学生得到主动发展!通过“讲历史故事、班队活动、古诗考级、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学习”等方式开展“扬传统美德,做少年君子”的美德。

1997年9月,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主现场,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校视察,素质教育经验向全国推广。而今,历经“十五”、“十一五”,学校又有了新的跨越。为此,陶继新先生走进学校,走近曹瑞敏校长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

4月30日上午,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在学校操场上举办了2010年春季趣味运动会。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趣味运动会的主题是“自理”,比赛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学生趣味比赛、亲子趣味比赛和家校联谊。

其中,学生趣味比赛部分根据不同年级又制定了相应项目,一、二、三年级以穿衣、叠被、整理书包为内容的“自理能力大比拼”,四年级以剥大蒜、花生为内容的“厨房巧手大比拼”,五年级以缝制沙包为内容的“缝制沙包大比拼”。

亲子趣味比赛部分由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完成,一、二、三年级进行“亲情闯关接力”活动,包括学生家长齐过河、绑腿跑、驾车跑、“赶小猪”、袋鼠跳等项目,四五年级进行“合力运球投篮”活动。

家校联谊比赛部分由5名教师和1名家长共同完成“六人七足绑腿跑”游戏。赛中,各班级的运动员在班主任老师和裁判员的精心组织下争先恐后、奋力拼搏,参赛选手个个精神饱满,观看的同学热情高涨,加油声此起彼伏。

此次春季趣味运动会是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举办的第三届。学生趣味比赛让孩子体验到运动的快乐,竞争的乐趣、参与的欣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既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也通过亲子趣味运动会,家长和孩子一同合作比赛,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2]

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工人子女小学确立了打造“数字化校园”的目标,以“班班通”建设为突破口,瞄准学校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大胆突破,逐步让网络技术的开放、平等、实时、易反馈等特性潜移默化地贯穿于师生共同发展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分步推进“班班通”建设,让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手段。学校立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着力打造硬软件同步发展的信息化校园。先后建成了精品录播教室、数字化实验室以及融传统资源和现代数字资源于一体的电教资源库,构建成了硬软件优化组合的应用系统。“班班通”的建成为学校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着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资源管理功能”,实现了校内信息的网上传递和互动管理。“设备管理功能”,实现了对班级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有效维护。“视频会议功能”,促使教学会议、德育活动、精品课堂直达每一间教室。“校园安全防范功能”,实现了对学校出入人员、学生活动情况的全方位监控,形成保障师生安全的电子防护网。“班班通”的建成及使用改变了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建立资源共享新平台,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开展教师实时培训。学校先后建设了1634个网上课程,形成超过200G容量的内网资源,打破教师培训的时空限制,为教师在线自学、互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建立教师展示平台。学校先后建设了教师个人成长网站和成长博客,为教师保存自己的资料开设平台,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反思、论文、读书笔记等及时上传到网上,方便管理者和教师本人查看、修改和完善。信息技术给教师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能力提升的更大空间,在资源共建共享中形成了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激发了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

三、实行开放教研,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承载。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共享资源。改变以往教研纸笔记录的方式,进行“集体分工、独立备课、间周通课、个性修改”的网络备课方式,让统一的模版承载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让备课、活动、考核、资源等信息存于内网空间,实现常规教研信息的动态管理。二是互动教研。运用自动录播教室,开展“微格教学”研究,对教师任教课程进行全程回放和细节研究,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学校成功实现了与只楚区片学校的互动教研,使校际联合教研成为现实,为整合区域性教育资源提供了典型示范。三是互动教学。充分运用基于“班班通”的“视频会议”功能,实现校内、校际广播教学、互动教学和送教下乡,实行一人主持、多人辅助的广播、互动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累累硕果。2009年4月学校成为全国“班班通,堂堂用”会议主现场,并做了典型经验介绍,得到与会官员和专员的一致。进入4月份以来,学校先后接待了近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和专家到校参观学习。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经验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师德建设十佳单位、规范化学校、首批教学示范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经省教育厅推荐,成为“中国名校六百家”之一,被中央教科所收进全国《特色学校100例》中。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